怎么取企業名字及產品名字?
2019-01-25 11:21:05 來源:web
那么作為一個初期創業者,該如何給自己的公司或者產品取名字呢?。所以在創業的初期,切勿草草就定下企業的名字、產品的名字,這是自身的一個品牌形象,應慎重考慮再下決定,關乎以后企業的形象和產品的銷售。對于外向型企業或產品品牌,取名字應當更為慎重,需要考慮當地的文化、經濟、法律等。想要大眾快速的記住自己產品、企業留下好印象,打響第一炮;當然得取一個響當當好記的名字。不管是企業的名字還是產品的名字,都應該考慮企業形象,這是大眾對你的第一個入口。給企業和產品取名字的時候,還應該考慮下歷史背景??梢娖髽I和產品取名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,不應隨意而起,步伐應該更為謹慎。
導讀:一個公司的名字和產品名字就是一張名牌,如何既能給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富有意義和貼近行業,需要慎重的想想再確定公司名字或產品名字。公司名字的好壞決定了推廣渠道,甚至影響推廣質量。那么作為一個初期創業者,該如何給自己的公司或者產品取名字呢?
有這么一個典故,曾有一部以《水滸傳》為題材的電影上線,但票房十分慘淡,甚至有人將名字改成了《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》,讓人想不到的是,名字一改竟然拯救了票房,電影院萬人空巷!
從這個典故中,可以看出名字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。事實上,具有極高度概括力和強烈吸引力的店鋪名稱、企業名稱、品牌名稱等,對顧客的心理影響和視覺刺激很重要。名字是否能引起消費者的關注、是否好記、是否意義深遠等,名字的好壞是創業者不可忽視和輕視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好名字擁有巨大威力
一個好的企業名字,應該好記、好上口、好讀、好寫、好懂,能給人留下深刻記憶和美好的印象。相反,名字難懂、過長、有生僻字或難寫,難記,容易讓消費者有抵觸,不愿記憶,產生抵抗心理,使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產生障礙。
“力士”和“哇哈哈”就是很好的兩個例子,我們先來說說“LUX(力士)”。
“猴牌”改名“力士” 贏取市場
1899年,英國聯合利華公司出產了一種新型香皂,想打入市場;并把香皂取名為“MONKEY”即“猴牌”,初期總是失敗無法打入市場。后來發現“猴牌”名字有不潔的含義,容易使大眾產生反感,經過專家研究,最終取名為“LUX(力士)”,從此香皂銷量大幅增長,并很快打入了國際市場,風靡世界。
“LUX(力士)”這個名字簡單、好記、好認、好讀,讓消費者一下子就記住。同樣品質的東西,因為一個名字,有了不同的結局;可見,好名字擁有巨大威力,功效可見一斑。
“哇哈哈”愉悅感產生經濟效益
知名企業杭州哇哈哈企業集團,除了擁有過硬的營銷策略,取了一個好名字十分重要。“哇哈哈”對品牌策略十分重視,在成立之初就十分看重產品名稱。他們請來專家,對產品做了深入分析,包括消費群體、年齡層、心里需求。
當時市面上同類產品的名稱雖然五花八門,但大致雷同,他們想取一個“新、奇、獨特”,經過多方研究,最終取名“哇哈哈”。
“哇哈哈”就像一陣愉悅的笑聲,朗朗上口;家長、兒童看見“哇哈哈”就會感到愉快,像自己在嬉笑一般。
短短幾年,“哇哈哈”企業從幾個人的小廠到如今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食品企業,與擁有一個好名字密不可分。
所以在創業的初期,切勿草草就定下企業的名字、產品的名字,這是自身的一個品牌形象,應慎重考慮再下決定,關乎以后企業的形象和產品的銷售。
外向型公司取名更應慎重
對于外向型企業或產品品牌,取名字應當更為慎重,需要考慮當地的文化、經濟、法律等。有些國家的商標法根據本國風俗制作一些特殊規定,或者在習慣上十分忌用某些用語;因此取名字時,除了考慮好記、好讀、新穎等之外,還應多注意當地的社會文化、傳統習俗、宗教信仰等。
例如,我國出口的“白象牌”電池,在東南亞十分熱銷,在歐美市場上則無人問津。為什么會這樣呢?這跟當地風俗十分有關系,“白象”在東南亞地區代表吉祥,而在歐美英文中“White Elephant”則是意味“令人生厭、累贅無用的東西”。
又如我國“藍天”牌牙膏,出口譯名為“Blue Sky”,到了美國銷售就成了問題;因為“Blue Sky”在巴西等地是“同性戀”的通俗叫法。
可見,如果不根據當地特殊情況來命名,風險十分大。
外向型公司同時應注意名稱要符合各地的法律法規,還要符合國際慣例,方便注冊取得商標專用權。并且應該提早做好這些準備,做到未雨綢繆。
舉個例子:在2003年時,聯想集團宣布啟用集團新標識“LENOVO”,以英文“LENOVO”代替原英文標識“Legend”。原因很簡單,在聯想之前“Legend”在國外已經被十多家公司注冊過;并且在歐洲等地,聯想的英文標識還一直用其電腦主板“QDI”來作為自己的英文標識,“Legend”和“QDI”的同時存在,十分影響聯想品牌的發展;而2003年更換標識,據估計給聯想帶來了400億RMB的損失。
可以看出,名字除了要好之外,還應該注意本地一些法律法規和其風俗文化等,更應該做到未雨綢繆,永遠早他人一步。
那么,如何取名字呢?
取名字是一門大學問。想要大眾快速的記住自己產品、企業留下好印象,打響第一炮;當然得取一個響當當好記的名字。
現如今,商家取名字多半是靈感一現,亦或者以人名地名為主,甚有一些跟專家討教。其實,在想名字之前,可以先做些調查同時看看同行業的命名情況,再集思廣益,再咨詢下專家意見,最后再做決定。
取名四要素 取名分分鐘
1.形象
不管是企業的名字還是產品的名字,都應該考慮企業形象,這是大眾對你的第一個入口。
就如,西餐廳命名講究浪漫,像“綠島”“星巴克”;小吃命名就比較鄉土,像“狗不理”包子、廣州“新荔枝灣”酒家;更甚,像一款生發水的名字叫“新發現”,這樣的名字十分接地氣,脫發的人誰不希望自己的頭上能有“新發現”呢?這里面還有心理暗示的層面。
2.利益
利益點、價值點附加越多越能刺激消費。就如許多餐廳專賣店喜好吉祥的名字,像“君悅酒店”、“北京千禧大酒店”、“香港新樂酒店”等,都抓準了“喜悅、幸?!钡狞c,討個吉利和喜慶,很適合人們聚餐,或在酒店擺酒宴或開慶功會。
3.易記
朗朗上口,記于心頭。取名字的時候,不妨口語化些,多利用諧音。就如上面提到的“哇哈哈”,有趣又易記,還是十分喜慶。又如“盼盼”、“旺仔”這些。
4.節奏
取名字念起來富有節奏,順口好聽,也能給人一個深刻的影響。就如“阿里巴巴”、“巨能鈣”、“新大新百貨公司”等,名字十分順口,親和力十足。
取名大忌“鬧笑話”
當然,取名字還有很多需要注意,例如不要走歪路取一些很奇葩的名字,不然容易鬧笑話。就像央視播放的一則胃藥廣告,產品名加“胃必寧”,諧音“未必寧”,“沒有效果“的藥誰會買呢?
又如,筆者家附近的“如春飯店”,在當地諧音“愚蠢飯店”,你說誰會在愚蠢的飯店吃飯呢?最終,那家“愚蠢飯店”不到一年就關門大吉。
取名字應該懂點歷史
給企業和產品取名字的時候,還應該考慮下歷史背景。舉個明顯的例子,你就明白了。
一位臺灣老板,在廣州火車站附近開了一家叫“福爾摩沙”的西餐廳,也許你并不會覺得有些不妥,因為世界各地有不少臺灣人開的叫“福爾摩沙”的餐廳,他們無非是想讓消費者知道這是一家臺灣人開的餐廳。
可是懂歷史的人就向傳媒指出,“福爾摩沙”這個名稱有辱國體,中國人不能使用,并要求相關部門制止那家西餐廳使用“福爾摩沙”這個名稱。
不懂歷史的人,就會感到疑惑,這為啥“有辱國體”?這要追溯到荷蘭人統治臺灣時期,“福爾摩沙”是當時殖民者對臺灣的稱呼,含有屈辱的意思。
最終,“福爾摩沙”這個名字被禁止使用,臺灣老板霓虹燈招牌自然要拆掉,此名字事件就讓臺灣老板一下子損失了十多萬,甚至推辭營業。
可見企業和產品取名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,不應隨意而起,步伐應該更為謹慎。
上一篇:上海商標注冊途徑
下一篇:上海注冊公司的企業經營范圍